一个原来是电视栏目《大师》的研讨会,竟成了对于刚刚去世的知名学者、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与《大师》栏目的研讨会与追思会,而原因其实很简单,朱维铮对于人文纪实电视栏目《大师》的重视有着他对历史与当下中国现实的理解与深意,更有着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。NsF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3月27日,由上海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、上海广播电视台、上海市科协等单位联合举办的《大师》研讨会在沪举行。与会专家以及《大师》栏目的学术顾问,与朱维铮先生的夫人王桂芬女士共同探讨《大师》栏目的定位与内容,而与会人员聊得最多的则是朱维铮。不少学者认为,朱先生晚年最看重的就是对1840年以来的重要文化人物进行解读的电视纪录片《大师》,这并不是偶然的。“做《大师》,就不要陈义过高,不要用习惯的思维和语言再去造神。”朱维铮生前曾这样说。NsF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朱维铮何以结缘《大师》NsF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朱维铮在德国时,经常看德国国家二台一档节目《历史》,这档节目拍了德国纳粹历史的很多系列片,影响非常大,屡屡获奖。这类片子获了奖,同时又很卖座。外界,尤其是学界给予很高的评价。朱维铮认为,这些片子使得“代与代之间实现了和解”。德国人在“二战”以后反省纳粹的历史,怎么样讲给普通民众听?怎么样让他们理解?怎么样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一面?只有看到真实的一面,才有可能正视历史,吸取教训,才能够说,我们将来可以避免同一个错误的重犯。个人出于本能,犯了一次错,就会避免重犯,但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,如果不正视历史,将来很可能无法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。NsF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中国近代史学者王维江在研讨会上说,“朱维铮先生做《大师》顾问有三个层面的意义,一是恢复常识,恢复大师的本意。朱先生对《大师》的定义,已揭示了这样的意图。这个常识,不仅要讲给普通观众听,更重要的是,讲给学术界的同仁听。朱先生讲,拍《大师》,不能‘陈义过高’,西方人讲大师,指的是一个行业里做得最顶尖的。在中国讲大师,其意义超越了西方的大师定义。因为中国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,所以大师要体现、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灵魂。这也就带出《大师》这部片子的第二个意义——启蒙。第三点,朱先生是与时俱进的学者,他看到了媒体的力量,媒体在启蒙和传播真知上的力量。”NsF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复旦大学出版社学术总监陈麦青认为,《大师》把一个个人物的列传做出来,实际上就构成了一部比较饱满的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史、文化史乃至科学技术史从这个角度而言,《大师》是可以传世的,“而朱维铮先生的眼光、要求都是非常之高的。他能对《大师》情有独钟,不是偶然的。他知道这里面的价值,当不少学者都埋首于书斋,不关心这个东西的时候,朱先生对电视栏目倾注了极大的关注,他开了这个风气。”NsF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朱维铮弟子、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天纲说:“其实朱维铮老师有好多重要的工作,比如说经学史、史学史,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整理出来,而朱老师把这些放在边上,专门为《大师》做了大量工作,因为他认为是值得的。从《大师》的纪录片中可以让人感受到,其实一个民族的文化,最终在很大一个程度上要靠这些人把它凝聚起来,这对整个中国的学术界、对知识分子、对文化人,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激励。”NsF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在朱维铮住院期间,《大师》编导与朱维铮弟子一样,坚持每天去陪伴朱维铮,朱维铮也把一些编导视若自己的弟子,大量的病中谈话则直接由《大师》编导纪录。NsF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最好的纪念是读他的书NsF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朱维铮曾给“大师”下了这样的定义:大师就是博古通今,学贯中西,德才学识兼备,非但于本门学科为不世出的专家,并以卓特识见、新颖方法或指明未来取向,而受众多学者景仰,这里的裁判官,仅有一个,就是由时间体现的历史。NsF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现如今,《大师》节目已播出130多集,从马相伯开始,讲述了蔡元培、陈寅恪、丰子恺、马寅初、陈望道、童第周等62个人物的故事。“与其颂扬大师,莫如阅读大师”成为了《大师》节目创作的基本原则。据悉,《大师》即将播出人物包括章太炎、王国维、胡适等人,即将投入拍摄的还有康有为、鲁迅、晏阳初等。NsF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裘新说,《大师》到现在已有六年,电视是需要帮助的,离开了朱先生的日子,《大师》这个栏目怎么样继续保持它的底蕴,继续保持它的思想和文化的力量?值得思考。纪实频道总监应启明说,“《大师》它写人物,实际上在写历史。我自己把它比喻做有点像〈史记〉那样来写历史。”NsF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《大师》栏目的制片人王韧回忆说,2006年,栏目邀朱维铮先生担任学术顾问,第一期《马相伯》的第一个镜头就在朱先生的家里开拍。此后五六年里,制作组一旦有问题,“一个电话就打过去请教”。朱维铮先生被普通上海市民认识,是因为上了电视——他至少为《大师》栏目做了二十多个采访。连邮递员都能认出他来,这让他很高兴:“这让老百姓也了解一点,这些个稀奇古怪的教授在干什么。” 《大师》栏目制作《马一浮》时,王韧向朱维铮先生求教,朱先生重读了马一浮数种遗著,专门写了27页的长文予以回复,对流传甚广的“马一浮拒任北大文科学长”一说,作了详尽考证,证明是出自《马一浮传略》的谬说。王韧回忆说:“朱先生对马一浮多有批评,直言不讳,但是当我们做《马一浮》的时候,朱先生却并不反对。就是朱先生这一封信,27页纸的一封信,和朱先生的态度,让我们悟到了一个道理, 人物是复杂的,要扔掉歌功颂德的小尾巴,还其作为人间学者的本色——事实上朱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托陪护他的《大师》栏目主编秦敏转告我,对任何人都不能陈义过高。这是他的一种嘱托,我们不能再造神了。其实,现在对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去读他的书。NsF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李天纲教授则认为,朱维铮先生2006年以后有两件相关的事,一是担任纪录片《大师》的学术顾问,另一件则在担任顾问后不久开始了《重读近代史》的写作,“他这本书和《大师》一样,面对的是社会大众,他一点一滴地梳理历史,对沿用多年的历史教科书中的陈词一一正本清源。两者相映,不难看出朱先生晚年的工作自有深意。他是在尽一个历史学家的责任。”NsF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