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提名】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新修订的《中国工程院章程》第八条关于提名途径的表述为:“院士候选人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提名。1.本院院士直接提名候选人;2.中国工程院委托有关学术团体,按规定程序推荐并经遴选,提名候选人。”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其中一方面明确了“每次增选,每位院士提名候选人数不超过两名,获得不少于本学部三位院士提名的候选人为有效”,另一方面将原有的“各有关工程科学技术研究、设计、建造、运行机构、学术团体,高等院校,企业等,可按规定程序推荐有关部门、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遴选后,提名候选人”中众多单位推荐改为只保留“学术团体”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此举被理解为针对部分地方和企业等为了政绩贿选院士的现象,希望由此减少行政干扰的考量,以突出院士增选的学术导向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据了解,提名的具体规定将在广泛听取院士们的意见建议之后,通过《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》等文件进行明确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【当选】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新章程的第九条关于全体院士终选投票的表述改为:“各学部初选结果经主席团审议并确定终选候选人名单后,提交全院全体应投票院士进行投票终选。终选采取等额选举,获得有效票半数以上赞成的候选人当选。”而原有的本学部内部投票环节则改为“初选”,增加了全体院士的“终选”环节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这项新增环节被认为有可能加大当选新院士的难度,有可能是针对“烟草院士”等广受争议的现象。此举被认为将让院士更充分地行使院士民主权利,有利于提高当选院士的认可度,也有利于加强对交叉学科候选人的把关。此外,全体院士终选投票的方式也是世界各国工程院和科学院的通行做法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【退出】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在原来的《章程》里已有院士退出机制的规定,分为三种情况,涉及《章程》中的三条:第十条,院士加入外国国籍,即自动放弃院士称号;第十一条,院士行为触犯法律或丧失科学道德,按规定程序撤销其院士称号;第十二条,院士本人可辞去院士称号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此次修订在已有三种情况基础上增加一项“劝退”的处分规定,即在《章程》第十一条中增加“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违反科学道德、品行不端、严重影响院士群体和工程院声誉时,应劝其退出院士队伍”的内容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据了解,这主要是考虑个别院士的行为虽然没有构成违法犯罪,不到撤销院士称号的程度,但却已经对院士群体和工程院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形。同时新《章程》还删除了原有关于劝退和撤销院士称号相关程序的具体表述。劝退和撤销院士称号的具体程序将在深入研究之后,在相关规定中加以细化和明确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▲6月9日,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、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。正在此间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,中科院和工程院分别对各自章程进行“大修”,对院士制度进行改革完善。 新华社 图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综合新华社电 明确两种提名渠道、增加全院院士终选投票环节、增加“劝退”规定……正在此间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,中科院和工程院分别对各自章程进行“大修”,对院士制度进行改革完善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两院的改革方案直面社会反映强烈的行政化、功利化等问题,从候选人提名渠道、增选机制、退出机制等方面展开,将着力使院士称号回归荣誉性和学术性。中国工程院已于11日表决通过了《中国工程院章程》修订案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在广受社会关注的院士退出机制上,工程院新章程在已有院士退出机制的基础上,增加了“劝退”规定,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,严重影响院士群体和工程院声誉时,劝其放弃院士称号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新华社昨日发表评论称,近年来院士遴选受非学术因素干扰、院士称号功利属性增多等问题备受公众质疑。一些院士“拉票造假”“劝而不退”现象,使院士群体频频陷入舆论漩涡,让“院士”这块金字招牌蒙上灰尘。“两院分别对各自章程进行修改,可以说正当其时”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打破行政、利益的藩篱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院士制度中的痼疾究竟在哪?改革改什么?面对科研体制中的“官本位”,屡禁不绝的“助选拉票”“集成、包装”现象,个别院士兼职过多且自律不强,少数院士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等突出问题,人们把院士制度改革的焦点首先对在了去行政化、去利益化上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认为,今后在院士遴选中要排除非学术因素干扰。“我们希望通过改革能把院士称号承载的与功利相关的负担排除掉,让院士更好发挥明德楷模作用,为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作用。”他说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当前,院士制度的行政化倾向集中体现在遴选过程中。“以前部委、地方、企业推荐的候选人占了相当比例,掺杂的行政意志、各种利益比较多。”叶大年院士说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在我国,一旦当选院士,有的单位和地方政府会提供各种额外待遇和权力,比如增加津贴、参与重大决策、优先出版著作等。对院士所在单位来说,拥有一个院士几乎意味着拥有了一个聚宝盆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“院士称号是荣誉性的,代表着在学术界被尊重被认可,而不是跟待遇挂钩,更不是对应什么行政级别。”叶大年说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顾秉林院士表示,不应该让院士陷入太多的行政、利益纠缠。院士推荐应是最重要的评选方式,但是怎么与部门沟通、协调,需要研究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院士们表示,去行政化、去利益化,就要减少行政力量对院士选举管理的干预和介入,剥离过多功利,新老院士一起营造科学民主的学术环境和氛围,让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无藏身之地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严把入口关 有进有出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,改进和完善院士遴选机制、学科布局、年龄结构、兼职和待遇、退休退出制度等,以更好发挥广大院士作用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此次两院的章程修改“不约而同”地将严把入口关,能进也能出作为一个重点。从候选人提名渠道、增选机制和退出机制等方面做了新的规定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院士们评价,此次章程修订动作最大的就是在候选人的提名渠道上。两院均将取消主管部门、地方等遴选途径,仅保留院士提名和有关学术团体按规定程序提名两种提名途径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“选好院士的前提是同行对候选人深入了解,过去遴选渠道比较多,有些渠道提名的,我们不熟悉,只能看推荐材料。院士和学术团体推荐,相互之间可以组织讨论增进了解。”翟光明院士说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在院士增选机制上,两院均在候选人所在学部范围选举投票的基础上,增加全院院士终选投票环节。“这样做,一是借鉴国际上院士选举制度的普遍做法,二是有利于考察候选人在更广学术范围内的认可度。”旭日干院士说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退休退出制度是院士制度改革中备受关注的。在院士退出机制的基础上,增加“劝退”规定,这是院士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。当院士个人行为违反科学道德或者品行不端,严重影响院士群体声誉时,将有制度性的安排将其劝退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院士称号是终身荣誉,但院士是否应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的问题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。目前,我国的院士年龄主要集中于70至89岁,有的老院士主动申请退休,所在单位鉴于院士带来的种种效应而极力挽留。因退休问题涉及国家劳动人事制度,此次两院修改章程并未涉及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守住学术、荣誉的本质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9日下午,参加中国工程院第十二届院士大会的700余名工程院院士,共同见证了51名2013年新当选的工程院院士正式授院士牌,随后集体讨论审议《中国工程院章程》修订案。这一刻,新老院士都在思考院士制度的本质定位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“这次改革和完善院士制度的总体思路,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,强化学术导向,减少行政干预,使院士称号回归学术性、荣誉性的本质定位,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院士制度。更好地发挥院士重要作用,激发整个科技战线和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。”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说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袁亚湘院士表示,我非常支持通过院士制度改革,使院士回归学术称号,去掉一些非学术性的行政部门的干扰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“院士群体不仅仅是学术带头人,更应该是学术风范的表率。你做得好,正面的影响力是有的,你做得不好,负面的影响更大。所以院士要在学术道德上,给年轻科技工作者做榜样。”杨元喜院士说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诚然,两院院士在我国科技界拥有最高学术荣誉,在全社会具有很高关注度,一言一行对学术风气和社会风尚都有重要影响。院士们只有坚守学术操守和道德理念,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,才能既赢得崇高学术声望,又展示高尚人格风范,在“创新中国”的伟业中再立新功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点燃科技创新新引擎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我国现有743名中科院院士、80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。两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新华社昨日发表题为《用院士制度改革为科技创新“点火”》的评论文章称,作为我国科学界的“塔尖”,院士制度改革有望让院士身份回归学术和荣誉,继而牵一发动全身,激发科技创新活力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评论指出,如果说我国科研体制是一座金字塔,院士就是名副其实的“塔尖”。然而近年来,院士遴选受非学术因素干扰、院士称号功利属性增多等问题备受公众质疑。一些院士“拉票造假”“劝而不退”现象,使院士群体频频陷入舆论漩涡,让“院士”这块金字招牌蒙上灰尘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“塔尖”出了问题,带来的是人们对院士群体素质的怀疑,进而损害科研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的积极性、创造性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院士制度后,两院分别对各自章程进行修改,可以说正当其时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改革院士制度,就是要突出学术导向,完善遴选机制、学科布局、年龄结构、兼职和待遇、退休退出制度等,更好发挥广大院士的科研带头作用,发现和培养拔尖的中青年科技人才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是人。院士制度只有全面拆除利益和行政藩篱,才能让最高学术殿堂保持合理的人才流动,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造良好成长环境。只有拥有一大批创新性青年人才,我国科技发展才有希望,国家创新才有活力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评论认为,院士制度改革的意义绝不仅限于院士制度本身。人们期待,院士制度进一步完善能够成为“点火系”,点燃科技创新的新引擎,进而带动各级科研人才梯队建设,提升全社会学术风气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pjr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