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食客都是馋虫勾出来的。aAD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讲到中国菜,最早都是以素食为主、荤菜为辅。从工具上也能看出这一点,为什么中国人使的是筷子,而外国人使的是刀叉?就是因为中国人以素为主。大鼎里边烧着汤,头顶上揪两把杨树叶扔进去,一看沉底儿了,够不着,伸手再掰下根树杈,一折两段,然后捞着吃;而外国人则是吃荤为主。拿着刀撵牲畜的到处跑,血呼啦的肉,必是要锋利的家伙什儿,当然这是我想象的,没什么依据。aAD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早先的中国菜都是素菜荤做、荤菜素做。现在倒过来了,荤是荤得不得了,所以人的吸收和消化都不正常,当然要生病。现在吃饭的环境也与过去相去甚远。好点儿的大酒店都金碧辉煌,过去的饭店可没有这么亮堂。过去的饭店很昏暗,讲究的是叫堂,那叫出来很是漂亮。伙计离得远远的就开始报菜名,菜名儿都起得很美。南方有南方的叫法,北方有北方的叫法。比方说红烧茄子,叫做红烧电灯泡;清蒸臭豆腐,叫做清蒸家宴石(青石板);金镶玉白嵌是绿豆芽、红嘴绿鹦鹉就是菠菜,叫堂的一叫,你口水就流出来了,心里就觉着香。现在没有叫堂了,全都直接上菜。这都是粤菜进入内地以后学人家的,靠亮靠光来勾食欲了。以前我进酒店是高兴地要命,现在是烦了,吃什么呢?不知道。以前的饭店,每一个饭店有一个饭店的香味儿,你靠嗅觉就能分出不同,现在呢,酒菜的香味儿都没有了,都叫饭店。aAD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传统都没了,于是就起了些新名词儿,什么迷踪菜、私房菜、本帮菜,都是现在起的。起了名儿倒是可以,可是好吃吗?食材都不同了,怎么能好吃,东西重量不重质,讲究的是速度和斤两,猪要越快出栏越好,绿豆芽发得越多越好,所以和过去没法比,过去三年自然灾害是难吃饭,现在却是吃饭难。饿的时候连树皮都是好吃的,不饿的时候就都开始挑剔了,到处去寻找美食,殊不知有很多美食都要用心来做,好的东西都是有文化、有故事的。像昆山奥灶面,原来老夫妇两人摆摊卖面,但是汤料没有,又没钱去买,于是两个人只好就到酒席上,等着别人吃完剩下的鸡鸭骨头、肉骨头,拾回来,洗洗干净,煮一锅汤,虽然下脚料其实都是精华,从清代,炉子几百年没有断过汤,那才是个滋味儿。现在奥灶面没有了,光有个名字“奥灶”,味道已经消失了,因为火灭了,很难再找到这个味道。aAD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现在每个饭店都有辣菜,因为小年轻儿爱吃啊,刺激!这种融合之后,很多代表性的地方菜也都不再有从前的味儿了。比方说上海菜的炒鳝糊,讲究的是“三油一炒”。先是素油、后有荤油、最后是香油,这是传统的做法。猪油的特点是下去之后,在鳝背上会产生气泡,这个亮度和颜色就有了。现在只有两种油,素油和香油。现在吃饭的人这么多,你要这么费工夫是不太有可能了。我曾经在一本唐代菜谱上看到一道宫廷菜——鱼面条,这个才是最要工夫,太费事儿,要吃它你得等个十天半个月,估计没人会再去做了。鱼骨头里的一根脊髓,抽出来,贴在木板上风干,风干到掉下来,之后再放在酒里泡,泡到酥软后再用了很多料去煮,煮了入味儿之后再风干……你瞅瞅,这一条鱼只有一根骨髓,想来这一大碗鱼面条可不知要杀害多少鱼才能成就这一碗鲜味,所以这种做法放到现在,却也真不实惠。大家都是旺火吹氧,求速度!旺火吹氧这是粤菜的风格,因为广东地区天气炎热,鱼买回来要赶紧下锅,否则就坏了,他们这样做是对的!保持了菜的鲜味儿,可我们现在各地每个饭店几乎都是这样去做,未免就丢了各自的传统,自然味道也就变了。aAD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判断一个厨师好坏的标准,得爱吃、会吃,从技术上就是看他的汤。鸡汤、鱼汤、骨头汤……现在我们的厨师不讲究这个,总有大酒楼的厨师长把我拉过去,问我,“您看看,这个菜怎么样啊?”我能说什么呢,“这个菜真好看,可是没味儿。”其实厨师长也承认,不过他也为难,这么多人等着吃饭,你不快点儿上菜,他还不满意,还不给你钱,那怎么办?也只能用鸡精、味精、香菇精来处理本应该用汤来解决的事情。这个也香,也好吃,但这种香是光有香味儿并无质味儿,成了一个化学和物理的变化。aAD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现在还分什么南北?南方人也吃北方菜,北方人也吃南方菜。像我虽是上海人,但走南闯北,什么都敢吃。江西的蚜虫,在肉里养着,其实就是蛆,养到肥了,取出来,水里涮涮,炸到酥脆,吃起来真叫一个香,但吃之前你不能说。我们当时有个小姑娘吃的时候美颠颠的,说好吃好吃,吃完了非追着问“什么呀,什么呀?”等告诉了她,就开始没白天没黑夜的呕了。我就觉得没什么,好吃啊,管它是什么。aAD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最后说这个“品”。一道好菜,眼睛先看到、鼻子再闻到、最后才是嘴里吃到,才能品。“品”字有三口,上口、下口、还有舌头;点一点,蘸一蘸,再咂吧一下,舌尖儿舔一舔,你才品到了它的味道。吃菜大部分是嚼,有的还要吮,真正的味道在舌的两边,你吮的时候两边才能感觉到。狼吞虎咽吃,到胃里饱了就行,这哪儿行?要品的话就得慢慢来,我们不是常说这个菜好吃,有回味儿,那怎么才叫回味儿呢?任何佳肴都需少食,食个七分饱,下回还留个念想,也好奔着它来。少食品味儿,多食自然无味,一般狼吞虎咽的不是食客,而是饿鬼。再好的菜,当然浅尝辄止,你说对不对?aAD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(作者系民间美食家、前杭州醉白楼饮食顾问。本文系早报记者采访整理)aAD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