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新华社电 血荒年年有,今年更严重。连日来,国内多个省市的血液储备纷纷告急。“血荒”真成“顽症”?“新华视点”记者调查发现,“血荒”既有医疗服务增长导致临床用血量增加的原因,也暴露出公众对义务献血信任度不足,血液筹集机制尚待改进等深层次问题。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要手术先“自筹”血浆?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12月14日,北京的一处献血点只有一位献血者在献血。新华社 图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北京市从7月就出现“季节性缺血”,有患者反映“北京各大医院闹血荒,患者要手术,亲人先献血”。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傅先生近期“为血所困”。他年届八旬的父亲跌伤,好不容易找到北京一家著名三甲医院准备手术,但万万没想到医院竟然“没血”。院方告知,病人手术至少需要使用1200毫升血浆,患者家属需“自筹”。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傅先生和他的一名亲属分别提供400毫升血液后,还缺400毫升。此时有“高人”指路:血不够可以“买”。一打听,这“血价”高得惊人,每100毫升竟要1500元。被“找血”折磨得无可奈何的傅先生说:“真没想到‘血荒’如此严重,三甲大医院尚且如此,其他基层医院可能更加紧张。”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的主页上,A型、O型血轻度紧缺的黄色预警一直醒目地滚动着。上海市175家用血医院都在根据预警减少源头支出,但只是缓兵之计。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我国目前的血液紧缺波及面越来越大,包括历来被认为无偿献血做得很好的城市也出现紧缺。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根据卫生部数据,近年来国内血站的年供血量以12.6%的速度递增,临床用血中自愿无偿献血比例达到99%。但即便如此,临床用血告急情况依然难以避免,一方面用血需求增长远高于采血量增加,另一方面患者涌向大城市求医也造成了区域性“血荒”矛盾突出。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献血率缘何走低?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人口献血率只有8.7%。,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.4%。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.1%。。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部分城市血液需求增量明显,血液采集“靠天吃饭”。北京90%以上的无偿献血来自街头流动采血点,采集渠道过于单一。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从有偿到无偿献血,在过渡转型的过程中,无偿献血的理念还未在公民中广泛传播。在我国,无偿献血集中在大学生、军人等群体;加上有献血指标因素,许多单位和个人对献血觉得是完成任务,不会想到主动奉献。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,行业内个别机构的运作存在问题,直接挫伤公众献血积极性。除了全额财政拨款,也有的采供血机构是差额财政拨款,甚至有个别自收自支搞经营。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公民普遍存在社会诚信下降的担忧,这种不信任感直接冲击了无偿献血等公益性事业。除了献血影响身体甚至容易感染疾病等错误观念和忧虑,在今年上海进行的一项“不献血十大原因”的千人调查中,“担心血液被牟利”名列第二,凸显出大众对于采供血环节的信任危机。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要缓解“血荒”,必须提高献血率和公众献血热情,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有效回应公众的疑虑,把本应崇高的献血事业和血液使用情况及相关信息,向社会公众公开透明。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许多市民还对“无偿献血,有偿用血”表示不理解。业内权威人士指出,目前自愿献血最大的激励因素是献血者可以免费用血,这样的制度激励对于大学生和外来人员吸引力很大,但是随着医保覆盖面和报销额的提高,免费用血的激励措施正在逐步失灵;更有无偿献血者反映,免费用血手续繁琐。现在依然缺少措施,可以广泛调动起全民和企事业单位参与献血的积极性。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随着医保覆盖面和报销额的提高,免费用血的激励措施正在逐步失灵;更有无偿献血者反映,免费用血手续繁琐。现在依然缺少措施,可以广泛调动起全民和企事业单位参与献血的积极性。kMy上海之声-美好观察
|